885af1a1eb464c0eb0a0862e6cf75826/images/a95ef7563fbd4727a7f52b0a256822e4.jpg
创研成果
名师讲堂|邓柯:夯实基础、传统研习、创新转化 名师讲堂|邓柯:夯实基础、传统研习、创新转化
邓柯,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所所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与公共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夯实基础、传统研习、创新转化”是雕塑高研班的整体教学思路。课程分为具象雕塑基础、主题性雕塑创作、中国传统雕塑创新性转化三个研究板块。着重训练学员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学习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情趣、造型观念、美学原理,汲取传统的营养,并引导学员在主题性雕塑创作中加以表现进行转化,逐步构建学员自己的创作方法、塑造语言和主题雕塑叙事的多样性表达。
雕塑基础包含头胸像泥塑、人体泥塑、动态速塑、衣纹研究等课程,目的在于有效地建立起系统的观察方法,掌握造型规律、锤炼塑造语言。在泥塑示范教学中,老师与学员们一同进行泥塑写生,为同学们呈现每一个写生步骤,展现怎么观察、建构与深入塑造。由一种感性不确定的观察进入客观系统的观察,从平面的、对轮廓形的观察进入三度空间的立体观察,到尊重对象科学分析,再到启发感受性的反复推敲。在基础课里,着重强调的是形体意识、空间关系和连接规律。深入讲解例如“体块扭转”“拉长线”“多视角比照”“气韵贯穿”“节律生动”等专业要点,来确定雕塑整体的动态关系和空间关系,重视整体性,分析“势”“气”“态”“力”等塑造的知识点,进行眼、手、心的训练,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造型能力和艺术素养是我们雕塑学习研究的“两条腿”,要同时行进。这种素养不仅通过泥塑课程习得,往往还来自于其他学科综合的影响,中国国家画院的创作环境也为多专业画种的交流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开拓眼界、触类旁通。学员有着不同的雕塑教育背景,在课程中切磋碰撞,展现出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习阶段所掌握的塑造方法和不同经验,我们的教学也从教室走向博物馆、美术馆,现场临摹教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邓柯 风雨同舟 雕塑 400cm×168cm×215cm 2021年
传统是一个博大深厚的矿藏,需要我们去深挖。高研班的学员前往西安、南京、徐州、临沂等地进行考察,分析霍去病墓石刻“循石造像”写意简约、古拙朴厚的造型特点,体会永宁陵石刻的苍茫浑厚、气韵贯穿的壮阔气势,琢磨徐州汉画像石造型的方圆互寓、线体相随……对中国传统造型进行临摹研习可谓趣味无穷,直面古代经典作品,看势观态、观照自然、顺物之性、体味生命,再来塑造形体,学员们还自主对传统造型的美学理论进行研读,就有了重新思考美学通感、造型方法、材料质性、文化观念的视角。这就是传统雕塑语言的母体意义所在,我们把学习传统看作专业学习中的“吸取母乳”。学员们有的着重于线条节律的研究,在具象造型与抽象形体之间体味线条音乐节奏的美感,在起、承、转、合中感受循迹律动的意味,建构形体在空间中的流动性、连续性。有的侧重于形体张力的训练,寻求体块在空间中沉静内敛的力量感,推敲比例与尺度、体量与变化,方中寓圆、圆里藏方,锤炼雕塑造型的筋骨,在压缩与悬挑中把控形体与空间最为果敢与微妙的关系,调动形体与空间的能量。有的挖掘材料语言的特性,针对汉白玉石雕和陶土分别展开实践研究,琢磨薪火相传的传统工艺,又挖掘数字技术的多种可能,感受汉白玉材料的脂润质地与造型的关系,触摸粗陶语言的朴拙与艰涩,从不同的题材切入,尽情发挥材料的特点。有的尝试色彩与雕塑形体的互动,绘塑结合进行尝试。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传统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可喜的是,学员们在一个个不同视角开启的过程中前行。
主题性雕塑创作研究是高研班为期最长的课程,历经半年以上,也是创作转化出作品的课程。在创作中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强调作品的时代性体现,要求雕塑创作要观照当下生活、反映时代气息、诠释真情实感。课程讲授在主题性雕塑创作中结构与主题表现、观看方式、塑造语言的关系。从创作的构思、草图、组雕小稿,到泥塑放大、转化材料等环节全程反复推敲、分析指导。大部分的学员克服困难,边工作边挤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学员们边考察边学习,当有新的理解时,会重新审视已经深入塑造的作品,不断修改调整,不曾怠慢妥协,而是精益求精。他们有的注重对于传统雕塑造型语言的汲取与理解,在泥性中挖掘,在架构、塑造与表现中浸润出东方的意象之美;有的思考现实主义雕塑语言的开放性,把浪漫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相融合;有的调动形体概括、抽象的因素体现对于雕塑精神向度的挖掘,而非平铺直叙,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面貌。在接下来的雕塑教学中,主题性雕塑创作研究依然会是重中之重,需要从言说与表达上拓新,续写中国雕塑传承发展的上下文关系,将创作中的文化诉求与新时代的文化语境结合起来。
编辑 | 齐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