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cead56bff94f5c881654e56a51a323/images/0ba0e667cf9b4cf2add3074eb83823f4.jpg 创研动态
创研动态

方增先艺术成就讨论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方增先艺术成就讨论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发布时间:2021-01-03

方增先艺术成就讨论会现场

方增先艺术成就讨论会现场

方增先先生(1931年11月29日-2019年12月3日)是新中国现实主义新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画坛具有广泛影响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为缅怀这位著名的中国画大家,探讨其艺术成就,畅谈其艺术影响,中国国家画院在12月29日下午举办了“方增先先生艺术成就讨论会”。

方增先艺术成就讨论会现场

方增先艺术成就讨论会现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纪连彬,中国美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画艺术家王迎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理论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王镛,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田黎明,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山水画所所长方向、油画所所长赵培智、理论研究所所长李虹霖、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王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高天民、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常欣,《中国美术报》社副社长金新,人民网主任编辑钱晓鸣,以及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的白锐、范晓楠、王进等,对方增先先生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李虹霖主持讨论会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李虹霖主持讨论会

本次讨论会的学术主持,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李虹霖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方增先的艺术成就。方增先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代表性人物、奠基人和推动者,他曾担任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美协主席,是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首任院长,获得过中国文联、美协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他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求变革、求创新,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家个案。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发言

卢禹舜院长介绍了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集中对方先生艺术成就进行研究。方先生作为浙派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对浙派人物画的发展和整个中国画的创新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不仅是20世纪新人物画的典范,也对之后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他用素描加笔墨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笔墨在描绘人民形象和历史性画面上不足的问题,创作了大量人民喜爱的经典作品。新时代中国画与20世纪中国画所面临着同样的课题,即如何与时代同步并有所发展?方先生是当代画家的榜样,他笔下的人物有道德、有温度、有情怀、有精神。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资源,向西方艺术借鉴,由此能够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兼容西方艺术精华,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的艺术造型体系,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之路上的真正高峰。

从结构素描到笔墨造型——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中的旗手和开拓者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发言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发言

方先生在写意人物画理论上的突破性创造,其意义和影响极为深远。杨晓阳认为方先生创造了中国的炭笔结构素描,是将中西结合的素描分析方法体系化地运用到水墨人物画教学中的第一人。方先生将俄罗斯的铅笔光影素描、法国的结构素描和中国的炭笔结构素描相结合,通过探索直接用木炭勾线与皴擦结合的方式在宣纸上运用,然后过渡到毛笔的渲染,成为水墨人物画标准的造型研究方法。他是一个集创作、研究、教育、社会活动为一体的伟大导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美术史上的意义还应该会有更深入的研究,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永久的高峰。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理论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王镛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理论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王镛发言

王镛提出方先生用积墨层层积染的厚重感,有一种苦涩深沉的气韵,在形体的厚重之上更能传达出一种心情的沉郁。方增先晚年的审美追求,正是他写实主义审美观念的一种升华,方先生认为唯美的形式只是一种表层的美感,他不满足于追求唯美形式、表层的美感,而要追求苦涩的、深沉的气质,要表现深层的蕴含。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发言

张江舟回忆了早年学习绘画时受到方先生的著作《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的影响,方先生创作中表现出了极为宏阔的气象,一直到晚年的巨幅作品,笔墨恣意,技巧娴熟,他的绘画语言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自由的状态,才能做到如此的酣畅淋漓。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画艺术家王迎春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画艺术家王迎春发言

王迎春讲述与方先生相识四十年,她最大的感触就是方先生所有关注都在水墨人物画上。他对形体结构的强调以及笔墨的运用,是中国人物画从古典向现代转型中的重要环节,即从原来以线条造型为主的文人仕女题材的古典人物画形态,转向造型结构严谨、勾皴结合的工农兵等题材的现代人物画形态,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人物画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立足时代,扎根群众的人民艺术家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发言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发言

冯远作为方增先的研究生,他对一代艺术宗师的陨落有着格外深刻的感受,他的离世给我们带来一种寂寥感。方老师的一生都在为时代立传,为艺术献身。一方面他推动了上海双年展的举办,一方面他研究传统人物画中完全纯粹线条的古典人物和西藏人物画的创作。上海双年展在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中国绘画的转型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方先生的艺术道路是不断超越的过程,从为时代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进入到为人性和心灵而艺术,他用写意奔放的态度来表达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代表了中国人物画历史的最高成就。他在上海从事管理工作期间,方先生推出了上海设计艺术展,冯远认为这是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对传承中华艺术、发展中国画创新的使命担当。

中国美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发言

中国美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发言

对这一点马锋辉也感触很深,他回忆了和方先生相处的经历,他认为农民一直是其绘画的主题,农村题材是方先生一生的追求,也是他挥之不去的艺术图景。方先生一直秉承着为社会、为人民创作的理念,为社会贡献了一大批传世佳作,是立足大地、扎根人民、追求经典的艺术榜样。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发言

纪连彬介绍了方先生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原国画院院长,在行政工作和领导方式上对国家画院国画院建院时期的巨大贡献。作为一个画家,方先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85美术思潮后,有着对中国画发展时代困境的巨大超越。

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田黎明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田黎明发言

田黎明认为方先生凭借艺术家极为敏锐的直觉,将花鸟画“一笔成形”的传统笔法结构转化成人物画的画法,完成了水墨人物画划时代的现代转型。他的笔墨结构中是源于传统的,又体现当代人文精神,因为他的创作是以人民为主题的,所以笔墨也是体现今天社会的美。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发言

于洋认为方先生是一个中西艺术新旧之间的最为典型的探索者、融合者和反思者,有艺术上强大的“内省的力量”。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高天民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高天民发言

高天民指出了方先生从学习油画开始,奠定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他有着深厚的造型能力,加之遇到了潘天寿对其在笔墨上的引导,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发言

李晓柱将方先生的绘画总结为从传统中来,重在表达现代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因而他的艺术无论何时看都会有鲜活的感受。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发言

董雷认为方先生身上闪耀着一代宗师所特有的光芒,他晚年以惊人的激情和爆发力完成了巨幅作品,是强大意志力和使命感的体现,是年轻后学的榜样。

强化美术馆的学术引领作用,推动举办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王平发言

《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王平发言

王平也谈及了方先生筹办上海双年展的初衷,方先生之所以会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地推动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展览,是因为他认为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需要在这里做具有探索性的工作,这是他的责任和担当,方先生对美术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

李虹霖总结了方增先代表中国国家画院老一代画家高山仰止的艺术成就,通过讨论和艺术总结,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中国国家画院的学术精神和优良传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正本清源,培根铸魂”的指导思想,为当代美术创作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王进

摄影:吕高鹏、武广宇

编辑: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