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7c18e72cd24d2d8dc39a0e03612e5a/images/2cbdacde0c1245f68855c7a3931cc8be.jpg 创研动态
创研动态

【公共教育】洪厚甜:楷书技术研究学习的过程描述——公共教育大讲堂报名啦! 【公共教育】洪厚甜:楷书技术研究学习的过程描述——公共教育大讲堂报名啦!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发布时间:2023-03-14


《楷书技术研究学习的过程描述》

主讲人:洪厚甜

1963年生,四川什邡人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书记、副所长

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


讲座概要

导师语录:线质是书法最本质的要求

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对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对篆隶书的学习基础上才有意义。没有对篆隶书的学习和积累,谈碑都是空谈,都是简单的对字形的描摹。我们要站在对中国书法史进行观照、研究的学术层面的思考,站在学术必然的角度去进行实践,这就需要有篆隶的积累。

真正想在书法上有建树、有有效积累,第一要解决线本身的问题,这是源于我们对书法的理解。实际上,书法两个核心原理,一个是线本身的质量,第二是线的空间关系。很多人写了一辈子,却坚决不承认点画是线条。实际上,所有的点画都是线条的特殊形态而已,书写过程中就是毛笔在纸上写出线的不同形态而已,尤其是在篆书里,它就是纯粹的线条,而且它只有曲直长短粗细而已,所以线的生成技术是我们首先要建立的概念。与纸面有摩擦感的线条是怎么来的,没有摩擦感的线条又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技术要求,这个是需要认认真真思考的。

尽管是在说楷书,但是一定要懂得每一个书体的价值。篆书是训练基本线条,获得线条的生成技术的唯一板块。那么隶书呢?隶书是把篆书线条封闭的空间结构形式变成了开放的形式,也就是说,篆书中的线与线基本上没有呼应和映带的,真正转换关系的建立是在行草书出现以后才出现。到了隶书,中国方块字的基本构型系统得以建立,点画与点画有映带和呼应了,字势与字势之间有呼应了,有横向和纵向的组合关系了,也就是势态从字内变成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整篇幅之间的关系。行草书这个系统解决的就是线与线的呼应、连接、流动,让独立的线变成有关联的一组线,把静止的线变成流动的、有韵律的线条,呼应、承接、转换的技术都是在行草书里实现的。楷书是赋予每个点画独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品格的技术系统,进入了楷书这个技术系统,所有的点画都会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姿态。这样几个板块相互之间的融合,我们在哪一个点上都可以获得超乎一般的高度和厚度。

所以,在没有进入行书系统时,就读不懂大师们楷书的技术系统,只能读表象,不能读懂内在。为什么唐人的行草书跟王羲之的行草书有本质的区别?唐人几乎不写篆隶,唐代的一线高手没有篆隶的这个板块,而王羲之从小是汉魏这个系统,他是承继秦汉的技术系统的。钟繇的小楷,里面全是篆隶的元素。也就是说,唐人和魏晋书家比,骨子里面就缺了这块东西。

入古是线质的入古,而不仅仅是字形的入古,线质是最本质的东西。如果你真正要写碑,没有这一块,所有的碑都是表象上的,而不是从骨子里生长出的碑的元素。


《楷书技术研究学习的过程描述》

洪厚甜《跋蔡大礼先生临古印册》33cmx42cm

洪厚甜《超然堂稿序·苏黄题跋序》31cmx43cm

洪厚甜《九州三古七言联》70cmx17cmx2

洪厚甜《清了心禅师登西岳华山顶》70cmx46cm

洪厚甜《清了心禅师诗七首》41.5cmx35cm

洪厚甜 《清纳兰性德菩萨蛮词》 70cmx46cm


活动介绍

楷书技术研究学习的过程描述

公共教育大课堂

主讲人:洪厚甜

1.活动时间:2023年3月18日(周六)上午9:40—11:00

2.活动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报名须知

1.报名时间

3月9日(周四)开始报名,报名截止时间至3月17日(周五)

2.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

温馨提示

参加活动期间请全程佩戴口罩

编辑: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