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a081c7574c42d6bff8b91ca4723586/images/f9b40df0f5c243fe98f2068ffa05d13d.jpg 大道不孤——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大道不孤——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展 讯 | 大道不孤——2022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大方无隅·梅墨生作品展 展 讯 | 大道不孤——2022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大方无隅·梅墨生作品展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发布时间:2022-06-13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

《中国美术报》社

展出时间

2022年6月16日—2022年6月29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三楼颂厅


总序

走过充满韧劲、共克时艰、收获满满的2021年,我们迎来了满是希望、生机勃勃、重启新程的2022年。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年,也是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一年。习近平主席曾经说:“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他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汇,高度概括地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在经历疫情之后的共同心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作为中国儒道文化中的核心概念,“道”的理念和对它的追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己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基因,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在道家文化中,“道”可以理解为大自然或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儒家文化中,道含有“仁”、“忠恕”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道,代表着古代政治的最高理想——大同。在《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意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这叫做理想社会”。“不孤”则出自《论语?里仁》,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意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其相伴”。以“大道不孤”为主题,旨在表达我们始终遵循与坚守“大道”的初心和决心,也意图传递我们始终与全世界人民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信念与信心。同时也意在传达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之间一种以艺传道、以艺接力、志同道合、薪火相传的精神。

文艺是时代的先声与号角,艺术家是“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以明德引领时代风尚的主力。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研究机构,作为中国美术的“国家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繁荣中国美术、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注重艺术本体创作,关注现实和时代、紧跟国家各项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节点,以及常态化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三方面开展学术活动,逐渐强化“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坚守精品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推动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歌颂伟大新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牢固树立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和创作理念。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创作是中心工作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深厚的天下情怀。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用真正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此次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以个展的形式,展出院内中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成果,形式、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展览以“大道不孤”为主旨,就是要鼓励艺术家们在弘扬艺术大道的同时,不断探索、追寻,交流、互鉴,携伴攀登、弘扬正气,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创作要求,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当代文艺事业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除此之外,在2022年,我们还将组织国家画院的艺术家创作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为主题的作品,举办相关的展览,用精美的作品向“二十大”献礼,用饱满的精神向中华复兴的新征途迈进。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卢禹舜


艺术家简介

梅墨生(1960—2019),号觉予、觉公,斋号化蝶堂、一如堂等,河北迁安人。当代书画家、评论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书法及绘画受业于宣道平、李天马、李可染诸先生。曾任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理论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一级美术师,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世纪美术作品国家档案》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二十世纪中国画名家作品系列观摩活动”项目主持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法院、台湾艺术大学、荣宝斋画院等多所大学与艺术机构客座教授、研究员。


老梅画语

我是中国文化的信仰者,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主张艺术要站在自己民族的立场。不过我也坚决反对封闭的观念,我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产物,应该做到资源共享。

在中国画方面,我深感从教育到创作研究两个领域有很多的问题。但这时的问题跟20世纪胡适博士的时代,跟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的时代遇到的问题不同了。当前中国艺术的问题是如何回应西方的问题。

中国的文化精神,第一点是超越、反功利,第二点是和合、秩序美,这是中国的审美境界,是中国艺术的追求,是最本质的东西。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是互为表里的。

中国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田园文化、山野文化,在现实中超脱现实又不离现实,中国人始终带着诗意的浪漫、直觉的眼光,同时也一直带着哲思。

中国人的美学是鲜活的生命美学。

画者,文之化。

画家背后一定是自己的人与文,而人合起来就是他的世界观,就是他对生命的态度,也是他生活的方式。

人品不仅是道德范畴,也是文化的体悟和修为,更是文化品位、文化人格。

搞艺术的人,做中国画,实际做的是精神,而绝非职业。画画,是精神之事,是思想情感之事,是文化修养之事,是一个人的生命品格。

中国画尚气,以气为生命。

中国画在本质上是写意的。

中国画是既诗意又哲学的艺术。

书法不能取代绘画,但却是重要的基础。

自然而然,仿佛不经意间流淌出来一样,两者高度合一,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和韵味。

中国画讲笔墨功力是有技术含量的,即所谓的功夫。

笔墨是中国画的“全部”,传神、写意、画气、状物等等,笔墨要包含所有这些元素,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画难画。

留白而不空虚是中国的美学、哲学。中国画里有很多空白,那是留有想象的空间,需要用个人的生命阅历和文化信息来填充。

每一种画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好,都有雅品俗品。不要拿风格说事,哪种风格都有好作品。

我不追求宏大叙事,也不追求巨制宏篇,力求在不大尺幅里传达个性精神。我是人文传统的坚守着,力求作品具有传统文脉和中国气质,因此追求文气、大气、雅气、和气、清气、奇气和逸气,不落俗套,不媚时流,不讨好市场,以高雅的艺术品位为审美理想。

我以为山水写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搜尽奇峰,积累素材,为了发现“丘壑”;一是重视对自然地观察,从中发现自己的艺术语言,目的在于寻找“笔墨”。

所谓的写生,如果你能理解成写万物的生机,感受造化的钟灵毓秀之气,那么你在饱游饫看当中默识心记也是一种写生。

我一直认为艺术没法教,更多应该是一种自我揣摩。艺术虽然没法教,但可引导,可启发,可给人点拨,思考的参照。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大师都不是教出来的,但一定都是受到过别人的启发和点拨。

有时面对画纸深感无能,为什么那人生的诗意无法在瞬间驻足?狼藉的笔墨,必须接受所谓“历史”的眷顾。生命的苍凉与艺术的无尽感,还有一点“文化”的气味,真是挥之不去。


部分展览作品

梅墨生 偶然的风景 纸本水墨 136×68cm 1997年

梅墨生 供养云烟 纸本设色 137×68cm 2002年

梅墨生 方岩山势 纸本水墨 138×68cm 2018年

梅墨生 马上封侯 纸本设色 45×35ccm 2015年

梅墨生 哥俩跳舞 纸本设色 45×35ccm 2015年

梅墨生 张果老造像 纸本设色 46×35ccm 2015年

梅墨生 太古石 纸本设色 137×68cm 2012年

梅墨生 六月 纸本水墨 100×68.5cm 2011年

梅墨生 蕉石图 135×33cm 纸本水墨 2000年

梅墨生 俄罗斯写生之一 纸本设色 37×48cm 2018年

梅墨生 天台山写生之一 纸本水墨 35×46cm 2005年

梅墨生 婺源瑶里写生之三 纸本水墨 37×48cm 2017年

梅墨生 甲骨文自撰七言联 纸本 137×34cm×2 1995年

梅墨生 行书吴楚乾坤五言联 纸本 198×45cm×2 1996年

梅墨生 行书杜甫诗 纸本 138×36cm 1999年

编辑: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