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索引
论文索引

赵 力: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及市场 赵 力: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及市场

来源:发布时间:2013-09-01

在收藏市场里,购买力的变化实际上是非常缓慢的。二次大战之前基本上是针对传统艺术的收藏市场。二次大战以后开始进入收藏家的转型期,开始关注欧美的现代艺术,也出现了新的收藏家。这些新的收藏家,当时都是三十多岁的新人,而他们直至2000年左右一直在发挥作用,最终推动并实现了西方艺术品市场从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收藏转型。也就是说西方艺术品市场从对传统艺术的收藏转向为现代艺术的收藏的整个过程有50年左右的时间。

与之相反的是,1998年左右收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比例首次突破了50%,但是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高达80%以上。也就是说西方收藏从现代艺术转向当代艺术的变化太过剧烈,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此外还有投资的力量,使得全球艺术品市场从收藏市场转向了投资性市场,这种转向也非常的剧烈,尤其是在2003年之后这种转向的力度越来越大。

转向太快的弊端非常多,首先是缺乏对价值的整体思考,其次是价格的泡沫化。

价格泡沫化的结果,一是大家抢盘,作品不断被叫出了天价;二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被边缘化,因为他们不可能像投资者那样去叫高价,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做判断。尤其是在2008年高端艺术品的拍卖市场上,以前可能有两百个人在买这个艺术家的作品,现在就变成三、五个人在叫高价。

而在十年的快速转型期中,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去看自己收藏的作品到底好不好,越来越多的人在往前走的时候,突然会发现前面根本没了目标,也就是说迷失了收藏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了。

多样化:危机之下艺术市场的增长真相

目前艺术创作的变化很大。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国当代艺术也会出现变化。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外部力量,把变化明确了。因为市场在前段时间太火爆了,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实际上2000年以后,艺术创作的方向已经出现了变化,各种媒材的创作越来越多了,年轻艺术家越来越成为创作力的主体,我觉得比以前更多元了。

对未来的趋势,我觉得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是重要的。金融危机的出现,会让出更多的机会。如果说以前的艺术市场都是一线画家的作品卖出天价,市场较为集中在少数人的身上。现在市场不好,大家便会尝试年轻人的东西,中国以外艺术家的作品,譬如东南亚的艺术——菲律宾、越南啊……市场资源也就更加多元化。

大家很容易被市场的表象所迷惑。大家现在只看到拍卖市场总额缩水了50%,成交量也只有50%。高价位没有了,这个市场好像垮下来了。这都是因为当代艺术在中国没有草根市场,没有收藏的历史。国外的市场是稳定的金字塔状,它有最基面的市场,然后经过无数价格不断收缩的基面而形成“金字塔”。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理性的市场,参与的人很多。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恰恰参与的人就那些人,有一个人不行了,整个市场都会受到影响。

事实是金融危机之后,价格下降之后反而增加了人们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这导致了艺术市场的另一种增长方式,就是规模性的增长。现在的情况下出现了几类购买人群:一类人觉得市场不好,是给我的机会,这些人有很强的收藏愿望,直接构成了目前在高价位的亚洲或者全球当代艺术的购买力量;还有一批新进入的收藏者,很多刚买了四、五张的作品量,但是他们占到了目前购买力的70%;还有一类就是喜欢我就买,但是价格不能太高,这是艺术消费人群。这些和新资源的引入一起构成了规模性增长的动力。

对策:危机之下美术馆灵活机动的应对

很多美术馆的运营依靠赞助资金,经济危机一来,赞助资金削减很多,甚至会停止赞助项目。美术馆和私人赞助有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项目活动的赞助。前一段我的学生做了一个研究,大概有80%的2008年度福布斯上榜的500强企业是做过艺术活动的项目赞助的,而在2008年奢侈品牌大概有90%以上的企业做过跟艺术有关的项目或者艺术赞助。如果经济不好——比如,排在2008年500强里的雷曼公司已经倒闭、AIG等公司也不好过——那么艺术活动的赞助肯定会减少。

企业对美术馆的赞助,还有它们对美术馆直接赞助,通常像国外的企业会捐钱给美术馆做收藏资金,同样最近这部分资金也随着企业经济情况的不好而缩水很多。

企业对美术馆的作品捐赠是第三种形式的赞助,但是现在也在减少。很多企业面临倒闭或者已经倒闭,那些它们所收藏的艺术品大多会以拍卖或其他方式把它们作为资产来加以处理。

所以经济情况不好,无论是在赞助或在捐赠方面都对美术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越是经济出现危机,美术馆的资金会越困难,但是去美术馆的人会越多。

人们需要有个场所去疏解情绪,人们对美术馆的需求却在增加。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美术馆做展览必须要有针对性,而且要降低成本。在纽约,目前大馆做小型展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小馆做组合式巡展的方式也成为了一种策略。

MOMA的董事就认为现在的对策就是做那些专题性与小型化的展览。如果很多观众反馈意见说特别想看沃霍的展览,他们就做这个展览。

还有一类比MOMA小一些的美术馆,就积极地成立各种各样的美术馆联盟,整合各自的资源并放在一起运作。通过巡展的方案,预算共担,降低保险费,把成本降到最低。而巡展也利于拉到更多的赞助商。

目前中国的美术馆或许也应该这么做。像上海、北京的一些小型美术馆,没有自己的固定收藏,不能做有特色的收藏展,他们就应该成立类似的展览联盟。

但是巡展或整合资源性的展览,更需要根据观众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场馆特色,这样就会更加强调“策展”。在目前情况下的“策展”,不像以前只是一个观念,它本身要有非常多的细节支撑,还要有细致的传达,以便让观众充分了解展览的内容和意义。

现在我们还要提出所谓的“策展技术支持系统”,精确到在现有的空间和展品的有限制的条件下,怎样做一个大家喜欢的展览。我觉得这会促进艺术管理的发展和策展人的水平。

信心:现在就是未来

目前已经出现了画廊倒闭等现象。但是画廊倒闭的原因很多,就是没有金融危机也会有画廊倒闭。目前的画廊倒闭,其中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经济情况的影响。譬如说一些画廊的进场目的本来就不纯;还有前几年画廊总是在比谁的地方大,盲目强调规模,这样运营成本就会越来越高,操作上也会有问题;还有的画廊判断失误,在高价位时大量囤积作品,现在这样的库存就有可能让画廊自身无法承受。

我认为对此的评估指标并不在于数量,如果说指标性的画廊出现倒闭的现象,那么影响确实会很大。现在最关键的是,这次被洗牌出局的肯定不会在未来再有机会了。之前画廊的进场是凭资本,靠规模,没有抓住核心的东西——艺术家的价值。很多画廊都不重视这一点,但这却是核心的竞争力。2008年之后我认为谁签了更多有价值的艺术家,谁就是未来的好画廊。而从这个角度而言,未来再进入的画廊就跟它的“前辈”差距会很大,而真正成为了“后来者”。未来是一个“并不能完全用资本来说话的时代了”。因此,这次的金融危机从调整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不是市场与价格的问题,而是整体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低谷过去之后,画廊的门槛自然就提高了。

进入低谷后,我们才能真正看清一切。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对“山”的观察,“山”是什么样的,以前只看到“山坡”的这一面,我们对于“山”的另一面缺乏根本了解。2003年以来的这一波行情以及目前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变化,谁都可以说没有经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市场情况。现在出现了下跌,反而让我们认识到事情的全面性。而在这种全面性的了解之后,我们应该更有信心而不是悲观失望。

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往往对过去充满充满留恋,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是对于现在却不知所措或者在踌躇中蹉跎。在我看来未来就是现在,只有把握住现在的人才能拥有确实的未来。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信心很重要,温家宝总理说得很好,比黄金更重要的是信心。

反思:亟待改善艺术及其市场的环境

首先我认为媒体对大众的引导非常重要。媒体应该对艺术这一文化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从而产生判断力。许多媒体过去把艺术放在社会新闻中,后来把艺术放在财经新闻里。艺术什么时候才能获得正常的渠道来被人们所了解呢?我认为对中国人的美育工作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对艺术市场反而是乐观的,而这于国民美育却是不乐观的。

同样我们应该反思甚至质疑目前的艺术体制本身。二战以来的艺术体制本身,形成了一个各方利益越来越搅和在一起的局面,在质疑商业化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商业化的主体,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