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评论

王平 《小品不小》 王平 《小品不小》

来源:发布时间:2018-03-08

小品,语出佛经。佛家称样本为“大品”,简本为“小品”。中国画中所谓的小品,是相对于艺术创作而言的。一般说来,小品多带些文人墨戏或者练笔性质,故多随意之笔,轻松之态。因其易见画家真情,故历来被世人珍赏把玩。

创作之与小品,若说创作好似是严谨严肃的论文,则小品好似是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二者之别只是艺术形式之别,但在当下,画坛出现重创作轻小品的倾向。有人认为一个画家一生一定要有大创作,也就是说是代表作,而小品画则是些小打小闹,在螺丝壳中讨笔精墨妙,局促而丧气格,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这样的观点我不能苟同。拿盛行于宋代的小品画来说,其规格不定,有方有圆,画面虽小但绝不轻心率意。“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实是以小见大,一叶知秋。谁能说传世至今熠熠生辉的宋代佚名团扇、册页这些小品画有失经典?谁会因其尺幅小而否定其审美价值?巨作的壮伟能给人以美感,小品的幽雅亦同样能给人美感。譬如诗,大赋长排美,五绝短令亦美。譬如声乐、交响乐、咏叹调固然荡气回肠,而短曲小乐亦别有风味。再回顾近代中国绘画史,凡可称谓大家的,小品画大多是画得绝好。齐白石的三笔两笔画出的“虾”不也成了齐白石的招牌了吗?当然,如同写散文需要有闲情,又要有雅意一样,画家作小品亦如此,虽不能说要求句句出采,但至少要有自己的神韵。

现在要命的是,画坛盛行大画,而且越画越大。但许多画家能花几个月的时间搞出大创作,却画不出一张象样的小品。其原因是现在不少画家的创作靠的是制作功夫,所以有大画却少大笔头,中国绘画强调的见笔见墨很难做到。如果我说,画不好小品画的画家不可能是合格的中国画家。肯定有人说我偏激,但话糙理不偏。一个画家只能画小品,那是难以成为大家的,但大家必然是小品画的高手。因为中国画讲修养、讲笔墨、讲性灵,这些都更容易在小品中得到体现,画小品可以提高画家的笔性,可以涵养画家的性灵,可以放松画家的心情,也就是说它能帮助一个中国画家完善自己。一个人要想在中国画上弄出点名堂来,小品关必须要过。

艺术的高低关键在质量,而不在体量的大小。对于当下的中国画来说,症结不在大创作还是小品画这样的形式。现在一些画家在诸如书法、学识等艺术修养方面都存在问题,其中最直接的是生活体悟不够。前些年画家往往不得不应命而画,现在的画家是心甘情愿为金钱而画。所以作品往往烟火气特浓却意境全无。艺术创作的核心在于心与物的关系,中国画传统表现之美就在于心即物,物即心,心物不二,心物合一,要么“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多如是”,要么“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朱承爵《存余堂诗话》),以收“水中之月,镜中之像”(严羽《沧浪诗话》)的美感效应。如果回顾一下中国绘画史,你会在先贤的画论中看出,中国画不强调大创作和小品画之间的区分,它强调作品的意趣和作品折射出的艺术品味。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文化似一条长河,其生生不息的理由,除有源头活水注入外,关键是河自身在周边自然、社会环境浸润中的不断流变、出新。文化如此,作为文化现象的绘画又何尝不如此?勇敢面对自己,面对世界,看懂了生活,明白了人生,人自然会心平气静。任何形式的艺术创造,皆应由此作为出发点,浮躁是没有意味的,宁静可以致远,小品也好,大作也罢,均应存有一个心的大世界。目历千山,胸存万卷,心蕴浩然正气,笔下自有刚健婀娜、浑厚华滋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