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要闻

时评|谷中风:文艺批评应成为创作的“考古学” 时评|谷中风:文艺批评应成为创作的“考古学”

来源:发布时间:2021-11-19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4

《中国美术报》第241期 美术新闻


本期话题

如何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

本报记者 李振伟/策划

【编者按】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本刊将就此展开系列讨论。《意见》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文艺评论对于评论对象以及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坚持弘扬真善美的前提下,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尊重艺术规律和审美差异,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都是当下文艺评论需要考虑的。本期时评,围绕“如何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展开讨论。


本期导读

王平:文艺评论要强化政治导向

李超德:建立“美术评论”中国学派的迫切性

衡正安: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评论导向

谷中风:文艺批评应成为创作的“考古学”


文艺批评应成为创作的“考古学”

中宣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内容十分丰富。连日来,持续引发业界多角度的学习、解读。文件中指出,“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

笔者以为,这些论断极为重要。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承继既有思想资源,但更重要的是面向当下的文艺实践。实践对于话语的重要,不但在于实践从根本上孕育着观点、范畴、理论等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且产出话语体系的逻辑形式和言说方式。文艺批评需要理论指导,同时“反哺”理论,批评还是文艺实践与话语体系之间的桥梁。任何不被文艺批评批评的文艺创作,都无法成为艺术史的篇章。任何不被文艺批评批评的艺术实践,也无法对文艺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生长有所贡献。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文艺批评必须尊重艺术规律,以推动理论建构、实践前进为目标,是为“建设性”。

这些年,文艺批评从政策到生态、从阵地到氛围、从行风到队伍,已经有了可喜的重要改变。不过,进一步改进加强的空间依然很大。比如,当下创作与评论之间的隔阂仍然巨大,“不管你听不听,反正我说了”的评论家与“不管你说了啥,反正我不听”的创作者像月亮与太阳,共同照亮一个地球,却从不谋面,对于评论,创作者至多报以“礼节的尊重”“社交的客套”,缺乏真诚有效的沟通,上世纪80年代电影评论家钟惦棐与年轻演员张瑜书信往来探讨艺术的佳话几成绝响。“当面说假话,研讨说套话,背后说真话”之风屡见不鲜,批评精神的缺乏令人担忧。“站队压倒分析、表态大于阐释、煽情取代说理”的话语方式远未杜绝,批评的说理能力,及其所说之理的信服力,均有待提高。在这些“顽症痼疾”之外,流量为王、刷分控评、算法绑架等新技术环境下滋生的新乱象蔓延,“流量”被简单等同于“口碑”“饭圈”盲目膨胀扭曲了文艺欣赏,算法滥用损害了审美多样性的生态。这一切,构成了文艺批评不可承受之重。

解决这些问题,文艺批评必须努力探究并遵循、运用艺术规律。这既指尊重遵循艺术的一般规律,更指积极探索当代中国艺术的具体规律,包括新时代中国的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欣赏、消费规律,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语境下的艺术,科学把握和看待“艺术界”的诸多构成元素,正确分析其对艺术实践的影响,从而评价和阐释艺术作品、现象、思潮等。这样的批评其实是一种创作“考古学”。当批评家面对他的批评对象时,应如考古学家站在考古现场,心中充满洞悉的渴望和敬意的共情,抱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态度,实事求是、抽丝剥茧地考察作品所处的“地层”,在一定的学理坐标下评估其价值。

一个优秀的考古学家,善于从哪怕孤立的、碎片的器物中描摹生动、完整的历史,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启迪。一个优秀的批评家,也应善于从单个作品、零星现象中,勾勒文艺发展趋势,推进关于艺术规律的认识。当考古学家来到发掘现场,必然带着考古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头脑,非如此,无法完成“历史拼图”的任务。但优秀的考古学家绝不弃眼前的器物于不顾,削足适履地迁就现成的理论。相反,他会因为出现了无法被理论解释的考古现象而狂喜不已。同样,当批评家在作品和现象面前运动批评之思,也需理论武器——有鉴于艺术的复杂性,批评家不仅要从文学、艺术学、美学武库中寻找兵刃,还必须借鉴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范畴和方法,否则无法抵达认识的彼岸,也无法把面对文艺作品和现象时的内心感受,以条理化的语言加以表述——但优秀的批评家最兴奋的时刻,恰是发现文艺新现象新作品冲击甚至冲垮了他的知识储备,挑战甚至冒犯他既有的艺术经验乃至于价值观念,因为这意味着他必须打起全副精神,迎接这场挑战。

只有在这样的应战中,批评的价值才得以彰显,才能搭建起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桥梁,填补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艺术史空白,在创作与评论的有效互动、理论与批评的学术争鸣中,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

(谷中风 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编辑: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