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8892cc47740a988f4539906330701/images/8c2892d3c49f40c690e770fd824cb423.jpg 要闻
要闻

现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绘画——中国国家画院作品交流展在荷兰海牙开幕 现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绘画——中国国家画院作品交流展在荷兰海牙开幕

来源:中国美术报发布时间:2024-07-02

荷兰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近年来,中荷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交流成果显著,荷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欧合作门户,这些交流交往在人们的生活中多有体现:荷兰的郁金香与风车在中国家喻户晓,牛奶与奶酪深受欢迎;荷兰的汉学研究有着深厚传统,而荷兰的艺术大师凡·高、维米尔等对中国艺术界影响巨大,成为创造美与精神力量的代表。

开幕式现场

6月30日,中国国家画院和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绘画——中国国家画院作品交流展”在位于荷兰海牙的荷兰皇家画协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68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98件作品,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分为“悠游山林”“精彩人间”“万物有灵”“交流与互鉴”“传统与创新”五个单元。展览旨在以不同材料、技法、观念、形式,讲述每位艺术家个体的心灵故事,并借由这些作品,让广大荷兰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艺术所承载的数千年历史与当下中国人的所思所感。
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徐涟,荷兰方策展人贺江柏,荷兰皇家画协主席艾德、副主席,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孙女高若兰和她的母亲Pauline van gulik,海牙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国家画院、荷兰皇家画协美术馆等机构的代表,以及百余位画家和观众出席开幕式。徐涟、高若兰、谈践、贺江柏先后致辞。

徐涟致辞

徐涟在致辞中说,本次展览名为“传统与创新”,这是中国人的基本艺术理念,既注重创新,也注重传统。尽管东西方艺术的发展有着全然不同的面貌,艺术表现的手法各有不同,所谓“各美其美”,但同时“美美与共”,传达的人类情感与精神追求是相通的。艺术解决不了全部问题,但艺术却有着抚慰人心、沟通情感的重要作用。在今天,诸多问题仍在困扰着人类社会,我们更需要借由艺术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情感共鸣。

谈践致辞

随后,谈践在开幕式致辞中讲道:“此次展览名为‘传统与创新’,很好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对中华文化艺术在守正创新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在面对东西方差异时并非非此即彼的理解与包容。今天看到这些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水墨画、油画、版画、雕塑作品时,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美与内心的平静,这为如今匆忙、平淡的生活提供了一种力量与希望,这就是伟大的艺术作品伟大的原因。除此之外,开幕式现场热烈的交流氛围,也让我看到了进一步增进中国与荷兰文化艺术交流的可能性。在这里,我要感谢此次展览活动的组织者与众多参展艺术家,正因你们的努力,才让当代中国艺术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也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艺术了解到今天的中国。我诚挚地邀请大家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来到荷兰,我期待着下次的相聚。”

高若兰致辞

高若兰在致辞中表示,来到展览现场的感受,就好像回到了故乡,能与这么多家乡人在一起交流文化艺术,她感到非常幸福。她说道:“我的爷爷高罗佩非常渴慕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生活方式,自起汉名,字忘笑,号芝台,名其书斋曰‘犹存斋’‘吟月盦’‘尊明阁’等,并于1943年迎娶了我的中国奶奶水世芳为妻。此外,他不仅著有系列侦探小说《狄公案》等,还迷恋中国古琴,甚至会弹奏古琴,他总是说自己是一个‘精神上的中国人’。我想他曾经在两国文化艺术交流中所作的努力,是我们今天都应该继承和进一步发扬的。”

贺江柏致辞

最后,贺江柏在致辞中表示:“策划此次展览包括研讨会,有两方面的困难:一是语言的差异,所有交流的内容都需要借助翻译,因此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二是文化的不同,中国和荷兰的艺术家成长于不同的文化艺术积淀与氛围中,无论是民族性格还是艺术表达方式都天然地存在距离。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同徐涟博士和中国艺术家一道举办此次活动的原因,我们想尝试在当代中国与荷兰的文化艺术交流中作出努力,缩小彼此的距离。而通过今天活动现场两国艺术家的热情交流,也让我们彼此看到以及了解到双方在艺术成长道路上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了彼此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和真诚,可以说很好地实现了我们此前的预期,未来我还将进一步投身于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中,为增进了解、推动互信作出贡献。”

艺术对话现场

开幕式前,在中荷两国策展人徐涟、贺江柏的主持下,两国艺术家代表姚大伍、李晓柱、沙永汇、陈明、王治、Michiel Schepers、 Hanneke Naterop、Ton van Steenbergen围绕“传统与创新”展开艺术对话。

开幕式后,中荷两国艺术家热烈交谈,现场气氛达到高潮。艾德说:“谢谢你们的精彩展览,这些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肯定会对我们的荷兰艺术家产生影响。”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21日。  
 

展览现场





编辑 | 齐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