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2025年于洋导师工作室招生简章
中国国家画院是文化和旅游部从事美术创作、研究与教学的直属专业机构,开展教学活动至今已40余年,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再教育阵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2025年中国国家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聘请著名艺术家设立导师工作室,招收访问学者,开设高研班。导师工作室面向全国招生,着力保障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艺术文化事业发展。
导师介绍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博士生导师,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副主任。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合计150余万字,出版专著《新中国主题性人物画研究》《凝望之境:中国现代美术品读与省思》《艺术影响中国:百年中国画名作十谈》《萧俊贤》《沉雄气骨铸艺魂:潘天寿人格艺境品读》等。作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评论家、现代美术史学者、策展人,受邀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学术指导及评论专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优秀论文奖啄木鸟杯、中国出版集团出版奖、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金奖等。
导师作品





招生信息
一、名称:中国国家画院于洋导师工作室美术理论访问学者
二、学制:一年(2025年9月至2026年7月)。
三、结业方式: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颁发《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证书》。结业作品编入教学文献。
四、招生人数
访问学者:2—3人
五、教学宗旨
本工作室以现当代中国美术研究与展览策划作为学术方向。旨在聚焦中国现当代美术理论研究与相关实践、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国画学研究,兼及当代美术评论与展览策划。工作室秉承艺理双证、经世致用、聚焦时代、教学相长的理念,关注中国现当代美术现象,秉承理论研究联系创作实践、学术思辨联系美术评论与策展的原则,培养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复合型美术理论研究人才。
六、课题项目
访问学者在以下4个课题方向中选择其中1-2个作为访学研究方向:
1.新时代美术创作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研究(主题性美术创作与文化战略研究)
2.中国现当代美术史及其方法论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名作研究)
3.当代中国画学研究(中国画风格语言与理论研究)
4.现当代美术评论与策展研究(理论应用与社会实践)
七、教学方法
访问学者在以上研究方向中选择1-2项,拟写研究计划,与导师共同推进相关课题,以相关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或策展报告结业。
八、课程计划
围绕师生共同达成的课题规划共同进行对话式讨论,形成课题方案和教学计划。具体课程涵盖三个类型课程体系:
(一)理论课程:20世纪美术大家与经典名作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及其方法论导读,中国画学研究导读;
(二)实践课程:现当代美术展览策划实践,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导赏方法论,艺术调研与考察;
(三)综合课程:国家课题申报与学术规划,艺术专题论文写作等。
具体课程内容根据访问学者的特定方向,制订与实施访学计划。
九、授课地点:中国国家画院
授课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