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fd4415d97411ba18c9ae31d5a7f9f/images/794d62084e434f56b048fab98de86494.jpg 要闻
要闻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广东调研指导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广东调研指导

来源:发布时间:2025-06-19

/wximport/uploadcnap/upload/20250623/4d5415bd97f88cb04e7ef29a84d823a4

专家组与广东画院部分艺术家合影

 为切实有效地推动“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高质量呈现,根据展览办公室工作安排,617日至18日,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广东开展调研指导工作,此为专家组调研第二站。17日下午,专家组抵达广州后直接赶往广东画院,参观了广东画院“从画派到画院——广东画院藏20世纪中国画精品展”“创·新——广东画院藏青年美术创作人才项目作品展”“广东画院建院65周年院史文献展”等,随后还参观了广东画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心及各画室,对其中拟申报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作品及草稿进行现场指导并交流意见。

本次专家组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领队,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陶宏为副领队,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蓝,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于文江,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原副书记、教授黄启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蔡拥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方土,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所长沙永汇,广东画院副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郑阿湃,广东画院原副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林永康,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澳门大学历史与文化推广部主任张彦,广州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陆京,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主持工作)许敦平等共同组成专家组。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广东创作看稿调研工作会”现场

18日,专家组在广东画院512公共画室召开创作看稿调研工作会议。会上,广东画院副院长张达聪介绍了广东画院作品征集情况,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致辞并介绍了调研工作的主旨内容,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陶宏介绍了本届展览的相关情况。在持续近十个小时的看稿环节,专家组与广东地区画院画家面对面交流,对379件拟申报本次展览的作品及草稿逐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专家组从作品主题立意、色彩表现,造型表达、技法运用、创作理念等多个角度为作品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广东画院全体职工及广东21个市级画院部分参选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陶宏主持。

张达聪致辞

张达聪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他介绍了广东画院为此次展览所做的筹备工作,包括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动员全省21个地级市画院艺术家积极创作,广东省画院系统艺术家参展热情高涨,目前在广东共征集到379件拟申报作品及草稿。他恳请专家组在评审中直言批评,以促进作品质量提升。广东画院将认真听取专家组意见,持续优化作品,努力在全国画院美展中展现广东美术的高水平,为推动广东美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徐涟致辞

徐涟说道,广东画院作为中国最早的四大画院之一,无论是建筑环境、历史底蕴还是艺术创作都令人惊喜。尤其是近年来广东画院在主题性美术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与21个地市级画院紧密合作,发挥推动创作的核心作用,体现了国有画院在新时代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是对全国画院系统艺术创作的一次全面检阅。画院作为国家艺术创作的重要阵地,应坚持“出精品、出人才”的核心任务,既要抓好主题性创作,也要注重培养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艺术家,真正体现全国画院系统美术的发展水平。此次创作看稿调研工作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量级专家,目的是通过他们的创作经验为广东画院拟申报本次展览的作品及草稿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对专家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广东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地市级画院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作用。

陶宏主持看稿调研工作会

陶宏介绍,该展的前四届为“全国画院双年展”,自第五届起正式更名为“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去年升级为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国家级重大展览项目。本届展览将从全国公立画院提交的众多作品中精选出550件入选作品,参展标准高,入选率也低,对艺术家们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学术标准和创作水准。展览办公室特别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对广东省内画院的作品进行指导,就是为了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鼓励和引导广大美术工作者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创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此次展览还新增了综合材料,丰富了展览的画种,增添了新的作品面貌。评审方式也有所调整,由各省画院组织本省艺术家作品图片申报至中国国家画院进行初评。所有参展作品由文化和旅游部颁发入选证书,参展作者将获赠作品集1册,同时作为职称评审和单位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他希望专家组在评审过程中对于有潜力的作品应多多提出宝贵的指导建议。

林蓝发言指导

范勃发言指导

吕品昌发言指导

于文江发言指导

黄启明发言指导

蔡拥华发言指导

方土发言指导

方向发言指导

沙永汇发言指导

郑阿湃发言指导

林永康发言指导

张彦发言指导

宋陆京发言指导

许敦平发言指导

在各位专家总结发言环节中,林蓝感谢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家画院及专家组对广东地区美术发展的关心和指导,“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落地广东,是国家级的重要展览,广东画院将全力做好协办工作。调研工作会议为广东美术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展示与学习机会。广东美术工作者应保持初心本分和高质量创作的追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小切口展现大时代,同时注重思想深度与技术难度的结合。她希望广东画院体系的美术工作者能在“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中展现广东美术的实力与担当,涌现出更多高质量、高学术、高品味的作品入选此次展览。

范勃说,画院创作与美术学院教学存在差异,画院更贴近生活,注重创作本体。广东省21个地市画院的创作题材丰富,涵盖时代发展各方面。但也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形式语言创新性不足,缺乏生猛感;二是部分画家造型能力欠缺,过度依赖照片,画面缺乏结构;三是创作视角和思维能力需加强,应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重要瞬间,形成宏大叙事。广东画院应重点关注重大题材创作,支持作品反复打磨,并从微观视角探索新成果,以在“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中取得优异成绩。

吕品昌认为广东地区画院美术创作实力雄厚且多元。此次展览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高规格展览,对全国画院系统美术创作意义重大。他建议创作者聚焦艺术质量,强化基本功,探索新形式语言,摒弃平庸表达,深入生活汲取灵感,关注时代主题。同时,画院系统应加强基础造型能力培养,有组织地创作精品力作,提升作品质量,展现广东美术新担当。

于文江感谢广东画院为此次调研活动付出的努力。“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规格极高,受到广泛关注。画家一生需解决“画什么”与“怎么画”的问题,既要关注题材,也要提升表现技巧。广东画院的画家们在题材选择上表现出色,但在表现技巧上仍有提升空间。作为体制内的画家,应具备更高的修养和能力,通过学习传统、生活与经典,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以展现画院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黄启明说道,此次调研活动体现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家画院和广东画院在新时代的大格局与新气象,推动了美术创作发展。广东画院及各地画院的专业画家们展现了雄厚的实力和潜力,作品中不乏亮点。创作需兼顾短期与长期规划,同时要区分创作与习作,强调创作应有深度和探索性。画家需注重基础训练,保持专业水准,并通过生活体验积累创作素材。黄启明表示,此次活动对他启发很大,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考。

蔡拥华认为“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家级的重要展览,对广东画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广东画家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作品打磨:一是融入岭南特色与时代气息,体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文化;二是注重艺术语言的专业性,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提升作品品质;三是强调艺术创新,避免套路化,用独特语言表达内心感受。蔡拥华表示,此次会议对广东画家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专家意见将助力作品进一步完善。

方土提出建议,他认为“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作为文化和旅游部首次主办的展览,应有别于以往的全国画院展览。他建议在作品尺寸和创作组织上进行创新,以省级或副省级画院为单位,组织大型主题创作,作品尺寸可达到10米以内。这种集体创作方式能够超越个体水平,反映时代精神,并通过集体创作体现各省画院的整体实力和精神面貌。他还提出,这种大型创作可以作为展览的亮点,丰富展览内容,同时符合国家美术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方向认为方土的建议很好,大型作品能突出展览亮点,丰富视觉效果,并有助于发现人才。广东是美术大省,此次展览是继全国美展之后的又一艺术盛会。创作需注意几点:一是避免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停留在画照片或摆拍层面,应深入挖掘平凡中的文化内涵;二是作品需有精神充盈,体现艺术家的审美品格,避免空洞与套路化;三是画院画家应加强绘画语言研究,具备研究性和探索性,在发扬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

沙永汇表示,广州作为版画大省,技术上已无问题,尤其在黄启明老师带领下,版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她针对版画创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造型不应仅是物体的准确描绘,而应深入挖掘人物形体特征,如劳作的双手、扎实的双脚等;二是版画的本体语言不仅体现在刀法和灰面处理上,画面构图和构架同样重要,强调减法原则,避免画面过于复杂;三是关注画面调性与色彩布局,避免画面散乱,注意点线面的组合。她期待广东版画在此次展览中再创佳绩。

郑阿湃表示,广东画院支持方土提出的大创作建议,认为以省级画院组织大型创作是很好的举措,广东画院的展馆完全有能力承接此类作品。他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天气不佳的情况下辛勤工作,也感谢全省各地市画家的积极参与。

宋陆京提到,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已举办至第九届,从20世纪90年代初第二届到第五届,他一直关注该展览的发展。当时画家数量较少,风格特点鲜明,入选作品数量有限。如今,展览规模扩大,专业画家增多,入选作品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画种也更加多样化。近年来,广州画院积极参与展览,作品多次入选。他感谢专家组对广东画院体系的指导,认为这有助于广东美术作品向专业化发展。广州画院已做好准备工作,激励画家们创作更多优秀作品,期待广东在此次展览中取得优异成绩。

许敦平表示,此次专家组调研指导为广东画院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他认为,广东画院的创作素材和想法虽好,但在艺术语言的锤炼和基本功训练上仍有欠缺。画家们在创作中容易依赖照片,缺乏深度思考和个性化表达,导致作品在画种本体语言上不够突出。画院应注重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扬,避免在主题创作中忽视传统精神的内涵。同时,他认为创新并非一哄而上,而应更多地记录生活美好,锤炼专业语言,提升作品质量。

徐涟对专家组和广东画院为此次调研工作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她总结道,广东画院及各地市画院的创作实力雄厚,作品展现了广东作为文化大省的风貌。“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不仅是展览,更是推动画院建设、人才培养和创作研究的重要契机。画院应注重培养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家,同时在重大题材创作中发挥引领作用。画院艺术家需在创作中保持内驱动力,善于思考总结,提炼艺术语言,不断打磨作品。她预祝广东画院能在展览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专家组在广东画院参观展览、广东画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心及各画室

在调研期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唐国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旷婷专程与专家组会面,双方就本次展览相关事宜交流了意见。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肖纪波,《中国美术报》编辑部主任刘晶,中国国家画院信息中心彭越,以及广东画院办公室主任刘奋强,创作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杜宁,展务办主任陈卫波,在职画家关坚、杨星、冯剑平、何馥君,展务办评论家蔡祜等参与调研






文字|彭 越  摄影|彭 越  编辑|齐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