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谈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工作会纪要(二)

潘闻丞(贵州画院院长):“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美术界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展览之一,也是画院系统展示创作成果的最高殿堂,更是各省画院互相交流、共同奋进的重要桥梁。我建议画院展览可借鉴其他美术大展,按画种巡展,以减轻各省压力。本届展览特邀名单分配合理,各省能推荐有实力的老艺术家。贵州画院立足弘扬本土民族文化,经严格评选推出60余件作品参加初评,力求展现贵州特色与水平。同时我们会向兄弟画院学习,积极配合组委会工作。期待展览成功,也欢迎大家到贵州采风。

陈鹏(辽宁画院院长):感谢中国国家画院对“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周密筹备,我们对本届展览满怀期待。辽宁画院将服从中国国家画院部署,做好辽宁作品报送与展览宣传,同时向兄弟画院学习。另外,建议放宽特邀老艺术家的年龄限制。我建议初评可以严格一些,减轻后续运输原作参加评审的压力,并建议评审专家组侧重选出具有地方特色、区域风格的作品。

郭殿声(甘肃画院院长):“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平台高、专业性强,这得益于文化和旅游部的高度重视。建议特邀艺术家年龄放宽,60岁以上即可,这样更容易征集到更多的优秀作品。甘肃画院按要求积极推动在职在编艺术家投稿,优中选优。但因中国国家画院调研团队这次没到甘肃调研,未能获得专业指导,我们对拟参评作品少了一些信心。甘肃画院一直以来聚焦敦煌、黄河、乡村振兴等主题创作,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也欢迎大家到甘肃指导采风,预祝展览成功。

王锐(广西书画院院长):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特邀艺术家作品需明确尺寸限制与创作年代标准(如是否为近期创作),便于工作开展;二是因时间紧张,且绘画评选主观性强,复评若淘汰过多易引发舆情,增加艺术家成本,建议将重点放在初评,确保初评结果基本确定,减少后续反复调整。

耿齐(陕西国画院副院长):我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陕西特邀作品征集无争议,能选出精品,建议中国画尺寸下限为4尺整张,上限为2米,避免过小影响展览效果或大小不一显杂乱;二是当前展览作品趋同性明显,缺乏地域特征,建议评审从初评到复评都强化对表现地域特色作品的关注,凸显画院展览与其他展览的差异。

努尔买买提·俄力玛洪(新疆画院院长):我很荣幸代表新疆画院参加此次会议。本次展览是全国画院系统最重要的国家级大展,规模大、规格高。新疆画院高度重视,已梳理近三年优秀作品,选送17件。会上听取各位院长发言后收获很大,赞成展览评选办法及特邀名单产生办法。新疆将用好2个名额,选出代表性画家和作品。感谢中国国家画院筹备,预祝“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圆满成功。

王发荣(重庆画院院长):我很荣幸参会,谈三方面感受。第一,谈认识。“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对树立全国画院系统形象作用重大,促进设施与体系建设,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后三级画院职能加强、创作组织更有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多地完善画院机构;中国国家画院组织专家巡回指导,使画院成为美术创作主阵地。交接旗对场馆建设等作用显著,获文化和旅游部重视,成效显著。第二,表感谢。感谢文化和旅游部对画院系统和美术事业的重视,代表画院系统干部致谢;感谢中国国家画院精心组织并听取意见,工作细致。第三,提建议。一是特邀作者由地方提名后评委投票,以中国国家画院或组委会名义邀请,名额宁缺毋滥,年龄限定60岁以上。二是初评采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软件,确保公平高效。三是展览以画院系统为主,个别特邀由省级画院特聘;建议增设等级奖,助力艺术家成长。

吕承坚(福建省画院副院长):作为画院新兵,我主要来学习。对“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充满期待,预祝圆满成功。刘万鸣院长的工作态度值得学习,我们将把会议精神融入后续工作。展览获王来文主席重视并提要求,我院组织画师全力推进,评选出20余件作品。建议:一、特邀作品年龄按中国国家画院文件统一标准执行;二、大型活动需画院系统团结协作,遇舆情应主动发声,发挥短视频宣传作用引导舆论,各级画院多做力所能及之事。

张之军(河北画院院长):听了大家发言深感这是画院系统共同的事业,众人投入大量精力,成效显著。建议展览定位区别于其他全国美展及中国艺术节展览,打造国家文化形象展示平台。在保持专业性基础上,结合思想性与群众性,将反映国家文化形象的作品置于重要位置,同步开展网上评选,扩大群众参与度和影响力。刘万鸣院长营造了画院“家”的氛围,通过年鉴、人才交流会等凝聚全国美术人才,格局难得。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各级画院发展。

朱平(云南画院副院长):云南画院征集了100多件作品,经评审推荐40余件。各位院长的建议我均赞同,恳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边疆省份在入展名额上给予一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