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9835076f7c45afb9e2d3a6b489c116/images/74d4313ff55e417abcdd6f667cfdef47.jpg 要闻
要闻

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七人展在贵州美术馆举办 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七人展在贵州美术馆举办

来源:发布时间:2025-10-20

图片

开幕式现场


10月17日,“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七人展”贵州巡展在贵州美术馆举办。这场由中国国家画院与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展览,汇聚了卢禹舜、刘万鸣、于文江、范扬、姚大伍、李晓柱、方向七位艺术家的103件新作,展现了传统中国画在新时代的创新探索路径与文化使命担当,为贵州广大市民朋友们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艺术交流盛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敖克模参加开幕式。


图片
潘闻丞发言


贵州画院院长、贵州美术馆馆长潘闻丞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此次参展的七位艺术家均来自中国国家画院,他们深耕各自研究领域,作品饱含对艺术的赤诚与追求。七位画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既体现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的特质,更以实践探索创新路径,坚守艺术理想。尽管七位艺术家的创作路径、风格语言各具特色,但都共同秉持着对艺术的赤诚之心、对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以及对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坚定践行。


图片
陈顺祥发言


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党总支书记陈顺祥表示,本次展览的作者都与贵州渊源颇深:卢禹舜、于文江两位画家曾在贵州美术馆举办个展,且七位画家均多次到贵州写生,与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艺术联结。此次展出的103件中国画作品,都是艺术家心灵与时代对话的结晶,是“志道”之思与“游艺”之趣的完美融合。


图片
于文江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于文江表示,贵州这方水土上的磅礴山水、风土人情,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面对现场前来观展的年轻艺术家,于文江也提出期待,希望他们在审美理念、艺术追求上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向传统、向经典、向生活学习,最终去寻找艺术的本真,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图片
范扬发言

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范扬表示,贵州的人文、自然景观吸引了他,给予了他和许多画家创作灵感。此前参加“重走长征路”的采风活动,他曾画过一幅作品《娄山关》,以此记录对贵州、对历史的感怀,也曾深入贵州布依族村寨里写生,为此,范扬感谢贵州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图片

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副馆长、副院长刘一意为七位画家合作的作品《空山问道图》颁发捐赠证书


图片

敖克模、卢禹舜、于文江、范扬、谌宏微、徐恒共同启动开幕仪式


本次参展的七位画家以各自鲜明的艺术面目、独特的创作语言,让展出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审美面貌,从卢禹舜的山水哲思到范扬的题材突破,从刘万鸣的花鸟新韵到于文江的人物温度,再到姚大伍、李晓柱、方向对艺术边界的拓展,共同构筑起一个意趣万千、和而不同的艺术世界。这场展览不仅是传统中国画新时代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更如一股鲜活的艺术活水,为贵州美术界带来新的灵感滋养与创作启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展画家与潘闻丞接受媒体采访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现场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图片

卢禹舜 《玻利维亚太阳门远古第一束阳光》 27cm×41cm 


图片

卢禹舜 《曾经厚重的黄金帝国》 29cm×43.5cm 


图片

刘万鸣《小霸王》 96cm×26.5cm 


图片

刘万鸣 《葡萄架下》 24cm×56cm


图片

范扬 《王家坪风雨桥》 55cm×85cm


图片

范扬 《排云亭坐望西海》 55cm×98cm


图片

于文江 《澳门大学学生任永茵》 50cm×50cm


图片

于文江 《穿红裙子的塔吉克女孩夏卡尔玛》 58cm×38cm


图片

姚大伍 《花卉系列一》 31cm×40cm


图片

姚大伍 《花卉系列二》 38cm×38cm


图片

李晓柱 《色相》 125cm×235cm


图片

李晓柱 《极绚系列之一和之二》 125cm×125cm×2


图片

方向 《迷城》 180cm×145cm


图片

方向 《朝霞》 180cm×192cm






文字 | 杨晓萌   编辑 |齐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