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藏受赠作品 | 吴瀛《太湖一角》
【编者按】在艺术的长河中,经典之作是照亮时代的星辰,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创作者的心血。中国国家画院藏纳诸多艺术珍品,它们是艺术发展历程的鲜活见证,更是启迪当下、滋养心灵的宝藏。“院藏精品” 栏目,旨在打开这扇艺术宝库的大门,与大家共赏佳作。我们将聚焦李可染等大师经典。让院藏精品走出库房、展厅,成为连接大众与艺术的桥梁,让更多人领略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墨韵丹青中,探寻艺术永恒的生命力。
吴瀛 太湖一角 59cm×34.5cm 1947年 中国国家画院藏
吴瀛先生擅诗文、书画、篆刻,吴稚辉先生评价说:“其书画不当师承,不囿门户,汇集古今所长,融洽一炉,有悠悠戛戛独造之概。”
吴瀛先生的绘画以山水为主,兼有人物花鸟,功力深厚,技法纯熟,中西交融,意象辽远;书法以行书为主,习碑习帖,自成风貌,堪称巨匠。
他深入传统,精研传统,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深刻的理解。吴瀛先生长期从事文物鉴定和故宫博物院的工作,经手大量古代书画珍品。吴瀛的许多作品,体现出他对传统的坚守。他的《仿董北苑》山水,可以看出与传统的相接。他的《松风高士》《仿宋人小品》等,是典型的文人画风貌。但是,他的许多作品已经不囿于传统的藩篱了,《栖霞霜冷》《秋虫惊艳》的构图取势,自出机杼,面目一新,绝非食古不化者可同日而语。最富创造性的是他的山水画——其实已经不能视为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了——是对传统山水的巨大突破。
吴瀛先生的许多山水画出于现场写生或曾亲眼所见。在这些山水中,往往摆脱成法,以西式构图,场景更接近实际,《贡嘎雪山》《夔门绝壁》等,其山石树木,不再概念化、程式化,笔法、皴法为之一新。《未央宫遗址》《蓝田松林》《雪后》等,都有写生基础,构图险峻别致,意境焕然。最有意思的是,吴瀛对云和水的描绘,《江上残云》《波澜》对云和水的描绘,完全出自创造。传统上,描绘云、描绘水的方法代代相传,有一套程式,但景洲另辟蹊径,着意探索新的画法,不仅形象,仍然趣味盎然。《鸣沙丘》《长江源头》中的水更是描绘了波光和倒影。
张仃先生说,“他的山水作品,更多地吸收了西方绘画技巧,是中国画最早的革新家之一,然而他的革新,是在继承传统之后完成的,与那些不讲继承,直接革新,令人莫名其妙者不能等量齐观。” 评论家邹文先生说:近现代间,实际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人物,一个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传递中国文人传统的承前启后的人物,这就是吴瀛。
摘自毛佩琦《近代中国画革新的先驱吴瀛》
吴瀛
1891-1959
——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