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ba48171a7d4932a9bbcdcb31f49edb/images/d13e538ec74c4df7a7f60641ead99fa9.jpg 要闻

中国国家画院召开《中国古代美术丛典今译》研讨会 中国国家画院召开《中国古代美术丛典今译》研讨会

来源:发布时间:2017-06-14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古代美术丛典今译》研讨会于6月11日在院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主持,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天民对项目的开展、内容的制定、释译的标准等具体问题安排全体学者进行了讨论。参加研讨会的学者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世平、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宏印、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韦宾、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邹其昌、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鹏、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周益民、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肖世孟、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张一舟。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晓凌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

张晓凌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美术丛典今译》总体情况,此项目由杨晓阳院长提出,是中国国家画院筹备推出的重点美术理论工程之一。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美术典籍的古文今译和英文翻译,面向一般书画爱好者和文史读者推广,同时作为专业画家和研究者的参考读物,并为中国美术典籍的外文翻译作前期基础。张晓凌还对未来白话译注和翻译工作的问题做了分析,讨论把古文原文直接译成英文的可行性。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王宏印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宏印

王宏印就项目主体进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宏印对应本项目的《石涛画语录》的古文今译和英文翻译已经完成,他认为这些典籍不必从今译译出,可以直接从古文里面译出,这是对翻译者能力的考验。他还就石涛带有画论性质的题画诗是否需要今译提出了问题。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高天民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天民

高天民对王宏印的问题进行解答,明确了项目实施的具体分工,首先选出10位学者开启项目,单独出版每位作者译著的书籍。高天民进一步指出此项目的核心是在面向大众普及的同时坚持学术立场,并强调前沿性,从中体现当前国内、国际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国家画院未来将集合全国最优秀的专家,努力把这套丛书做成学术经典,并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培养一批年青学者。

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肖世孟

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肖世孟

肖世孟介绍了《中国古代美术丛典今译》的内容、体例和学术定位,工程目前拟定的书目468篇,涵盖了《四库全书·书画属》、黄宾虹《美术丛书》、《中国书画全书》等内容,其中书籍按照年代分类,每种书将筛选原书版本并考究细节,对内容重复的书籍进行处理。每种书由选出的该方面专家学者负责译著,提倡作“大家小书”,并做好文本今译的“信、达、雅”。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罗世平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世平

罗世平评价《中国古代美术丛典今译》是一个世纪工程,研究的开展要符合学术规范。这个项目主要是体现古籍内容,而古籍呈现的是“书画”两个方面,中国古代文献没有“美术”这个概念,名称的界定就要仔细考量。他提出项目要确立学术标准,“大家作小书”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准确度,作者理解知识点要准确,不能偏离原作。另外罗世平认为英文翻译要理解文献知识,翻译工作应该与专业文献研究者配合进行。罗世平还对古籍不同版本的校勘提出意见,他认为书籍编目的划分应该尊崇古代文献的原貌,他主张参照画史、画论、画谱、画评的框架结构来编辑整理古籍。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周益民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周益民

周益民在名称的界定上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美术”比较符合当今学术传播的前提,不论面对大众阅读,还是走出国门,“美术”与大众和世界的联系显得更为适合。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 邹其昌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邹其昌

邹其昌对自己在《营造法式》的白话译注做了阐述,他认为做一个研究项目要有可供沿用的标志性的方法或可操作的理论工具,他赞同罗世平提出的古籍编撰的整理方法;但他认为《中国古代美术丛典今译》的名称的界定要达通古今,选词一定要易于传播。用“美术”比“书画”要恰当,美术的语境涵盖了书画和器物,翻译成视觉艺术也可以被西方的学者认同,否则会对文化理论传播形成障碍。另外他还对每一部著作不同版本研究的全面性提出了要求,主张做好原著文本的注释、对宋元之后的大量著作不做白话翻译。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韦宾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韦宾

韦宾认为工程体量巨大,必须对目录做出深入地调整,精挑30至50种书籍来翻译,并推荐清代《佩文斋书画谱》作为参考书目。对于项目的体例划分,韦宾建议参考《四库全书》分类法,筛选出公认的伪作和著录类书籍,不做翻译工作。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张鹏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鹏

张鹏认为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应该放在“今译”上,集中做好经典普及读物的内容工作,同时他肯定了名称规范到“美术”这个题设的作用,便于集中研究的方向,规避专业缺陷;同时张鹏提出今译和翻译对于原作者画论的文气(个人风格)的把控和保留应该重视,并提出对前人的工作成果应该更好地加以利用。张晓凌对学者的发言提出建议,要把此工程的核心工作放在今译和音译上,而目标是推广中国文化形成已久的价值观,因为外国人不理解,中国完善的画论体系在西方被淹没掉了,反而西方的体系对我们的影响多一些。所以有必要通过翻译把中国的优秀艺术理论传播给今天的大众,传播给西方的学界,而不仅仅是做学问。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杨晓阳总结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总结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对研讨会作总结性发言,他多年来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中,体会到中国教学的体系来源于西方标准,包括杨晓阳自己在内也是在这个体系中培养出来,所以没有产生怀疑。但随着教学和实践,他认为西方标准不应该是唯一标准,早在1994年杨晓阳提出应该搞多样性的教学标准,更多重视东方标准。他强调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古代美术丛典今译》工程的重要意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画论这个大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用西方标准剪裁中国文化,提出中国精神、中国标准。杨晓阳认为要发扬中国精神、建立中国标准,要搞清楚中国标准是什么?艺术领域的标准同样客观存在,中国国家画院组织专家学者共同尽快实施这个项目,并向八大美院和各个院系推广,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把这个项目长期搞下去,希望引起国家的重视,达到弘扬中国艺术标准的目的。

研讨会专家合影

研讨会专家合影

摄影:盛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