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ba48171a7d4932a9bbcdcb31f49edb/images/862c0776445f451e9b704e27c48d4174.jpg 要闻

国家画院学术日:从“氍毹”看艺术的叙事功能 国家画院学术日:从“氍毹”看艺术的叙事功能

来源:发布时间:2017-11-16

11月15日,中国国家画院学术日活动在该院举办,此次学术日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作“织入氍毹的神谱——洛浦博物馆藏氍毹人物画解析”主题讲座。时值“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中国国家画院改扩建工程与创办《中国美术报》三大工程的顺利进行,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以总结画院近半年来重点工作作为此次学术日的开篇。

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做开篇讲话

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做开篇讲话

中国国家画院为配合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切实地从美术创作着手,从艺术的角度助力国家文化的复兴。为此,中国国家画院定期开展草图汇看、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为艺术家们创造了良好的交流与学习氛围(学术日活动的开展也是为了能够通过各类学科的碰撞,进一步启发艺术家对于丝绸之路的理解),提高艺术家对主题创作的积极性。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在讲座中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在讲座中

主题性绘画是中国美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画家们扎堆创作“商品画”,对于重大历史题材和深入表现当代等题材的绘画创作有所忽视,中国国家画院倡导“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原名为“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及时扭转了美术界的创作趋势。杨晓阳强调该工程要做到“组织一批好画家、创作一批好作品、理论有建树、形式有突破”。此工程接受“院内外结合”与“国内外结合”的合作创作方式,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的创作空间,以期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在讲座中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在讲座中

段晴在讲座中首先着重介绍了氍(qú)毹(shū)这种古老的工艺制品,并对文字研究逐渐深入到对图像的解读这一过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段晴介绍说,在2008年第一次接触到洛浦博物馆的这批氍毹时,就断定氍毹上的字符是婆罗米字母,为于阗文字,但随后对氍毹上图像的解读却并不如对文字的解读这样顺利。因为于阗地区曾是佛教信仰地,自斯坦因开始发掘以来的考古出土文物,大多反映的是这一地区的佛教信仰,但这批氍毹却非常特别,并未带有任何佛教影响的痕迹,而是在讲述着发端于两河流域的古老史诗《吉尔伽美什》中的相关内容,通过类似于连环画样式的画面结构描绘着古巴比伦英雄吉尔伽美什与希腊诸神相遇的故事,画面非常形象,通过人物颜色的变化还传递着强烈的生死观念,可能代表着这批氍毹特殊的功能用途。段晴强调说,这批氍毹绝不仅仅只是工艺制品,而是容纳着包括希腊文化、亚述文化和伊朗文化在内的多种文明,通过图像反映着这一地区曾经的文明碰撞与交融。作为语言文字领域专家的段晴,通过这批氍毹也认识到图像和文字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记录功能,甚至图像表达更为直观和生动,她也意在通过这场讲座来表达一些她对于当前美术创作的期望:“当代的艺术创作一定要体现出文明的积淀,参加一带一路美术创作的艺术家一定要将图像当做一种‘表意’的文字来运用,通过艺术的语言真实地记录当下,反映现实、体现出丝路上的文明交汇,让艺术作品不单单只是艺术品,还能充当历史叙述者的角色。”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做总结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做总结发言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的文明交流、碰撞,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明的叠压,这些内容通过艺术品流传到现在,才能够让我们探索这些地区曾经的历史风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表示,艺术必须要介入现实,承担起反映现实的功能,艺术家们需要对当下现实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他还强调,创作要建构在叙事的基础之上,要建立起具有逻辑体系的叙事系统。

讲座现场

对于近30年来当代艺术创作中出现的否定宏大叙事、剔除语言的叙事功能这些现象,张晓凌表示,中国的理论取向与世界上的整个创作态势恰恰相反,而此次讲座是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的一次启发。希望我们留给后人的艺术作品,也有深厚的、政治的、神话的内容,这种内容恰恰是通过语言的叙事性来完成的。今天,段晴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有趣的叙事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我们可以探求艺术的取向在哪里,艺术创作应该往哪里走。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什么是氍毹?

氍(qú)毹(shū)是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毛或毛麻混织的布、地毯之类。古代产于西域。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同类有毾(tà(dēn),它们按照纺织技术的不同而定名。古代演剧多在地毯上,因此氍毹又用来代指舞台。

编辑:崔月 摄影:武广宇 图片由段晴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