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初心不渝 艺路前行
在当下中国美术界,中国画创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以及如何以中国本土的视觉语言表现时代与社会,如何实现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精英文化的大众转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学院教育乃至美育事业的重要课题。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走过百年的时间节点,今天我们如何推动中国本土艺术的承传与延展?如何发展与建构新时代的美育?这些问题都成为文化艺术界关注的焦点。
回顾整整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教授的回信中,提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品格与智慧的双重要求;而“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则是习总书记为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与艺术创作提出的殷切期望,也为新时代美育指明了方向。一年后的今天,这场展现新时代中国画高等教育成果和青年创作面貌的展览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也从一个侧面汇聚与呈现了当下中国画创作教学生态及其美育成果。
担负美育重任的高等艺术院校,是最具传承使命与创新精神的阵地。本次展览依托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市场》和《艺术教育》杂志,通过著名院校博士生导师提名及对全国著名美术高校、画院、研究院在读和毕业的博士优秀作品的广泛征集与重点邀请,汇集了百位博士艺术家的优秀中国画作品,并同期举办以“当代青年中国画创作生态与学术指向”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以呈现学院青年艺术家的水墨表达与丹青思考,展现当下知识精英的艺术探索。
对于艺术实践类博士的身份认同,我们一般认为:作为“博士”的艺术家,首先应是一个知识分子,其次才是一个艺术家。因为惟其如此,这种高等人才培养模式才可能在价值观与审美标准多元而繁杂的当下显现出独特价值,才可能在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中实现其对于艺术创作和学院教育的推动力与贡献力。诚然,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学历与学位并不必然意味着水平与能力,但从另一个方面讲,美术创作尤其是中国画创作对于创作主体的知识涵养与智慧诉求,又往往使其超越了形而下的技艺,而转入更为立体、深闳的思想层面。不管对于美术学科实践类博士有多少争论和辩斥,无法否认的是,那段专注于一个特定课题深入研究的治学经历,总会带给求学者深刻的思维体验,继而转向对于社会、人生与世界的更深层认知。而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反思态度与精神追求,恰恰是一个当代艺术家应具备的完整人格。
作为一位知识分子艺术家,应具有作为“社会的良心”的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基于这种人格精神所产生的求真意志与反思精神,以及对于“善”的社会伦理的自觉持守,乃是长久以来各个时代与地域之知识分子的共同诉求。关于这一点,无论是中国古典思想体系中儒家精神“克己复礼为仁”“视天下为一家”的君子人格,还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保持研究意识与求知精神的独立知识分子,皆已汇铸成知识分子的传统脉络。当然,精英意识也绝不意味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优雅的“权力”,相反,自觉深入的反思能力、有感而发的抒怀方式,或是一种冷静客观的观瞻视角,都是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此次展览作品题材兼跨人物、山水、花鸟,风格兼涉工笔、写意、没骨,其不同风格的表现与实验,及其潜藏的对于艺术严肃而精谨的追求,都是这种精英意识的表现。由此,呼唤更多新型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出现,将智识视界与创作经验更好地结合,促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融,乃是我们对于“博士艺术家”群体的期待所在。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执著探索,艺路前行。百位博士艺术家中国画作品的同场展览,使我们回到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初心,回到水墨艺术的本质——无论是“聊写胸中逸气”的个人抒写,“下笔使有万卷书”的文人气象,还是以艺术创作实现“兴观群怨”的社会关怀,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艺术家不应止于表层上兼具文人知识分子与艺术家双重身份,同时还应在主动回归艺术创作本体的同时,自觉葆有一种独立而包容的精神信仰,一种对于所处境遇的敏锐感知与道德情怀,从而切实回应时代的主题。
于洋
2019年8月于北京
参展作者
王雅平、范建华、李佳、任贤义、金妹、孙江宁、王可刚、马青、徐华、欧群叶、海晓龙、刘彦明、王可、王少川、王雪峰、王兴华、万骁、阴澍雨、林自栋、苏金成、赵少俨、李戈晔、赵云雁、尚莹辉、张筱膺、王玉强、姚瑞江、赵飞、祁自敏、卢晓峰、陈超历、刘军利、孟祥军、聂松、唐朝轶、阎盈汐、刘庆国、刘恪、关云、王国仕、张一舟、马建博、陈艺、赵丽艳、陈漫之、高树标、陈丙利、何先球、周建朋、杨玉山、陈彦平、范雷、安祥祥、马晨溪、齐驸、高萍、韩潮、温中良、郭清杰、贺海锋、费秋声、韩昊、路琼、陈鸣鸣、杨杰、李振、赵拟、卢少珊、居瑢、王红伟、黄红涛、付振宝、游雯迪、李骏逸、刘少宁、苗笛、刘宬一、张桐、谭斐、郭肖汝、张超、曹巍、靳骐沣、林浩浩、李俊、张传娥、肖蓉成、王聪、徐亚男、郭艺涵、黄靖涵、赵文琪、刘天明、徐万诚、王远峰、曹润青、韩东、夏溢、芮毅、陶然